汝慕文学 > 历史古言 > 表妹怂且甜 > 第九十七章

第九十七章 (1/5)

    武德五年十一月十二, 由御史台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法司分别派官员联席主审, 三等以上封爵勋贵、宗亲、各州府世家派员出席陪审,在大理寺外特意起的高台上,展开对“大理寺少卿秦惊蛰在武德元年药童案中是否有滥用极刑以及渎职之罪”的会审。
    说是会审, 其实也是公审。闻讯而来的百姓密密匝匝站在皇城司卫戍列阵隔出的警戒范围外, 目不转睛地看着高台上发生的一切。
    主审官让人简单重述了当年甘陵郡王案后,淮南程氏家主以“淮南百姓”的名义, 率先站出来针对秦惊蛰发难。
    庆州方家也用了同样伎俩,张口就是“庆州百姓对此深感不安”。
    接着, 滨州、吉云州等几地的人也站出来跟进。
    最后, 遂州方面派来的资深讼师同样以“遂州百姓”的名义,补刀控诉:“所以, 秦少卿在案情含混不明有所隐瞒的前提下强硬妄动极刑, 处置的还是帝后所出的一位郡王,手段之酷烈实属罕见, 这难道不是用典过重吗?试想, 她连对帝后所出的甘陵郡王都能用此重刑, 若换了是平常百姓,又将是怎样下场?”
    在这些人接连不断地推动下,围观的百姓已开始交头接耳、窃窃议论起来, 再看向秦惊蛰的目光就都有几许复杂意味,气氛渐渐转往对秦惊蛰不利的方向。
    徐静书看了一眼身旁的秦惊蛰。
    身着常服的秦惊蛰坐在主审台下右手侧,没有半点受审者该有的颓丧低迷,更没有因为处境不妙而生出慌乱。她就冷眼看着他们一个个粉墨登场, 唇角勾起洞察一切的泠然笑弧,镇定得仿佛她才是今日的主审官。
    许是被她感染,徐静书也忍不住跟着弯起了眉眼。
    这是大周立国以来首任大理寺少卿,是众人口中的“芙蓉罗刹”,五年来审过的大小案件不知凡几,向来只有人怕她,没有她怕人,这点场面还真不够她瞧的。
    之后,允州、利州、沧州、临州、上阳邑等地派来的人也分别出来发表了意见,措辞态度上倒是比之前那拨人要中立许多,主要是针对“药童案”被模糊的细节讨个明确说法。
    随着主审官抬手示意,徐静书扭头对上秦惊蛰的目光,向她露出一笑,而后,从容登场。
    徐静书今日未着试俸官袍,也没有王妃华服,仅一袭粗布素衣,领口、绣口朱绣滚边,嫩生生小脸上无脂粉妆点,周身无佩饰点缀。
    就像从高台之下误闯到这个场合里来的一个俏丽却平凡的懵懂少女。
    她没有看主审官,也不看对面那些虎视眈眈等着挑她错处,以便群起而攻之的陪审。
    她旋身面向高台下的围观百姓,苦笑摇头:“方才有好几位大人说,当年秦大人对甘陵郡王极刑处置之举,让天下百姓不安、惶恐,却敢怒不敢言。可是,你们当真是这样想的吗?”
    她目光逡巡过下面围观的人。平和,柔软,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