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历史古言 > 表妹怂且甜 > 第九十一章

第九十一章 (1/5)

    大周仿前朝制, 律法明确规定三等以上封爵的宗亲、勋贵皆应行“夫妇共治”之策。虽各家会根据现实因素自行调整、分工, 未必能做到全都严格执行“夫妇共治”, 但若其中一人酿出大祸,伴侣都得按律共担后果。
    例如之前长庆公主府杀人案。刑部与大理寺查证确认是侧郎楚晖怒极之下失控行凶, 长庆公主并未之间参与犯案。
    但最后长庆公主赵宜安除因触犯“包庇罪”、“后院人逾数”两项罪责被按律处以巨额罚金并被罢免宗正寺卿一职外,还因这“夫妇共治”的缘故, 在杀人案中被判了连带担责,降爵、削食邑八百户、收缴府兵万人。
    也幸亏楚晖只是侧郎, 若犯案之人是她的驸马, 就不会仅仅只是这样的结果了。
    而“夫妇共治”这点并不只是针对三等以上宗亲、勋贵, 《皇律》上对帝位君权的规定同样如此。
    武德元年那桩药童案的棘手之处就在于,除被正法的主犯甘陵郡王赵旻外,背后其实还牵扯着因“玉体违和而数年未公开露面”的皇后陛下。
    这几年武德帝在药童案的事上始终站在秦惊蛰那边, 除了他认同秦惊蛰保护药童们的做法外, 更深层的原因就是,若彻底公布药童案所有细节,那就得将皇后在其中的所作所为一并公布。
    而武德帝作为她的夫婿, 若不按皇律同担罪责,便无法让人信服大周律法的效力。
    可他一个皇帝要如何担责?
    处巨额罚金?国库都在他手里, 左手倒右手,掩耳盗铃糊弄天下人罢了。
    削食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能削个啥。
    收缴或裁撤部分兵权?那各地有心裂土的豪强们怕是做梦都能笑醒。
    所以若想真正对这案子做出交代,除要处置皇后陛下外, 武德帝引咎退位也势在必行。
    彻底公布药童案,武德帝引咎退位、储君登基,这对立朝建制才五年的大周朝廷来说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险棋,不是今日说定明日就能执行的。
    武德帝让赵澈与苏放各自出内城回府,只留了赵絮,父女二人再进一步斟酌推敲所有细节。
    武德帝对女儿笑笑:“案发是在武德元年,那时镐京朝廷对各地豪强的掌控比如今更为薄弱,朝堂上的制衡布局尚未成形。你又还没站稳脚跟,不足以与他们抗衡。所以才一直将这事情拖到如今。若在当时就公布案情,之后的事你是镇不住场的。那样的话,刚有个雏形的大一统局面就会倒退回前朝末期的混乱内斗。”
    这是他五年来首次开诚布公地与她谈及自己当时的深层考量。他不算个白玉无瑕的完人,但在一国之君的位置上,大方向上迈出的每步都不糊涂。
    “如今五年过去,你总算彻底磨出锋芒,政绩、民望都具备了与各方势力博弈的资格,而你自己挑选的伙伴们也渐能独当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