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慕文学 > 历史古言 > 阿娇正娇妒 > 14、只要你如予意,予便如你意

14、只要你如予意,予便如你意(1/4)

  阿娇母亲的封邑,在魏郡①的馆陶县,距离长安城有一千三百多里,车程四天左右。
  但自阿娇记事起,母亲便没怎么打理过她的封邑,都是交给阿娇的长兄――陈须全权负责。
  有时候,她还看看账本,问几句封邑的情况。
  更多的时候,她连问都不问。
  阿娇小时候,以为母亲这是躲懒偷闲。
  渐渐大了点,才明白这是一番慈母爱子之心。
  父亲的爵位,将来会由长兄承继。
  而阿娇会嫁入汉宫,成为皇太子妃,成为皇后。
  这就意味着家中三个孩子,只有仲兄陈融什么都没有。
  母亲为此,在金屋藏娇之外,又同王皇后定下了一桩婚约,她要让陈融娶王皇后的三公主刘怡。
  汉制,列侯方可尚主。
  这样,无论是皇帝心疼外甥也好,还是皇后心疼女儿也好,陈融都必定会封候了。
  可如此一来,次子定会早于长子封候。
  那么,两个儿子走出去,别人称长子大郎君,却称次子某某候。
  即便长子懂事,知道他早晚也会封候,可少年心性,尴尬和失落只怕还是少不了的。 
  所以家中的大事小情,母亲让长兄参与决策,她的封邑赋税,也让长兄代为看管。
  只要长子受到了足够的重视,明白父母心里他始终都是长子,那将来他就不会因此而失落沮丧,进而兄弟失和。
  母亲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
  阿娇记得很清楚,仲兄是中元五年五月封的隆虑候,封国四千一百二十六户。
  封侯策书下达的那一天,长兄比仲兄还要高兴,他遍下请帖,大宴宾客。
  长安城中,谁不羡慕他们的兄友弟恭,熙熙融融?